![](https://www.hq9.cc/file/upload/202004/14/1222584381561.jpg)
导读
疫情期间,大部分产业都是亏钱,医院肯定也不例外,这也将导致医生在今后的几年内,或面临更多的挑战!
来源:医脉通作者:苏沐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海外疫情仍在持续升级,慢慢的变多的华人选择回国,境外输入病例呈现增长态势。自2月26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昨天为单日最高。
但,国内整体新冠疫情已趋于平缓。
前段时间,在武汉解封前,4.2万的援鄂医护人员大部分已经平安到达家乡,各地机场为他们举行了“过水门”仪式,用民航界最高礼仪为“最美逆行者”接风洗尘。
3月20日,那个全副武装和男朋友隔窗亲吻的女护士,与男朋友领证了;3月21日,支援湖北黄冈的山东医疗队队员也给儿子带回来了黄冈特产——初中全套《黄冈密卷》;4月3日,承诺“包做一年家务”的“最美情话男”也等来了援鄂归来的妻子,而家里却多了一个扫地机器人。
一切是那么美好,国难之时,短暂分别后的相聚又是那么弥足珍贵。但张静静的爱人,再也见不到他的“白衣英雄”了,最怕一切向好时的悲剧。
也许,对于大部分医护人员来说,疫情时期所受的待遇可能会是这辈子最高的规格,能获得全社会给予“尊重”与“理解”,或将会停留在疫情结束的那一刻。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曾经表示,一线医生在疫情期间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呼吁疫情结束后,医务人员也要恢复正常的生活。
而现实中,很多后疫情时代的医护人员,又在面临着什么?
停 休
前不久,据某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反馈:公司在2月份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周工作6天,且没有一点补偿的模式。
没想到,这个不合理的要求也在医疗界出现了。
自1月份疫情在中国暴发以后,全国的医务人员都投入到了“抗疫战斗”中。在湖北以外地区,虽然很多人被认为并不符合“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但也会轮流在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值班。
眼看疫情好转,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病房,本想可以休息几天,却有人收到了医院《关于“过紧日子保障运转”的决定》:
1.本周起,取消双休改单休(每周日休息);2.从严审批公休假(非“抗疫卫士”不批);3.合理压缩小长假(尽可能不占用工作日)。
“节假日全部取消,公休也没了,加班加点很正常,不满意的话可以辞职。”有人表示,这就是疫情后很多医院的现状。
曾经医脉通对“中国医生工作状态”进行过一次调研,结果如下:
从医生日均工作时长来看:45%的医生每天工作约在8-9个小时,其次是41%的医生工作时长在10-12个小时,超过12个小时的约占8%,不足8小时的约占6%。大部分医生日均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 从医生的工作量来看:50%的医生日均在30人以下,37%的医生日均收治管理病人在30-60人之间,而日均管理患者大于60人的医生总共占13%,其中有4%的医生日均管理患者超过100人。 从医生的休息情况去看:37%的医生觉得下班后非常疲惫,58%的医生表示下班后有些疲惫,只有5%的医生表示感觉还不错。
白班、夜班、睡觉,对于很多医务人员来讲,这可能才是最正常的状态,从开始临床工作那刻起,就对“双休”与“单休”没有了概念,早已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由此看来,双休变单休,取消休息日,一系列加班措施只会增加医务人员的不满,不但不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可能还会增加员工的辞职率,如此以来,更加得不偿失。
降 薪
前段时间,“钟南山院士挂号费1200元”和“张文宏主任年收入184万”相继登上了热门话题,很多网友表示,不管是不是真假,他们值这个数字。
但几十万的医务人员中又有几个“钟南山”和“张文宏”呢,美其名曰是“白衣天使”,但实际上不就是个打工族,还是低于所在城市平均工资的那种。
近日,有新闻媒体报道了江西上饶鄱阳县部分医护人员抗疫一线补助被收回4200元,仅剩400元一事。官方对此回应称,此前发放的是预支的临时性补贴,根据新的文件要求,医护人员在结束一线工作后的隔离期间,将正常发放工资津贴,但是临时性补助将收回。
补助被收回,补助没有到位,甚至是根本没有补助,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
@凡仔:更加真实的是,作为急诊,隐形的一线,在全院停诊的日子里,只有我们在坚持,诊量多了一倍,最后绩效还下降了。120接诊人员,因为接诊发热患者都是免费,活比平时多一倍,钱却比平时少一半,不给补助也就罢了,现在连平时水平都达不到。@小晴要努力:孕三月至孕五月,近两个月没有回一次家,每天穿着隔离衣,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并且第一个月每天都是连续工作12个小时。每遇到一个从武汉回到发烧患者,我心里都很害怕,每次都会和肚子里的宝宝说,要和妈妈一起坚强。无法形容自己是如何度过的,每天醒来都盼望疫情快点过去。现在,没有补休,补助退回……@Forget Me Not:我和我的同仁们在医院附近租了公寓,整整两个月,那时候是因为医院规定24小时随叫随到,而且是三分钟到岗,为了能快速到岗,也为了相应国家号召尽可能的避免与家人接触。后来出来文件说有补助,心想挺好,至少租房子的钱可以少花点,结果,我们不算“一线人员”,彻底被雷到了。
这两天又有人称,上海中山和瑞金医院要给派出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每人发放15万,其真实性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得是:那些援鄂医务人员的付出,绝不止这些。
本以为这次疫情,可能是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地位的转折点,回到现实后,想想还是太单纯了,短时间的闪耀并不能改变什么。
裁 员
截至4月8日,5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世卫组织报告医护人员新冠感染病例22073例。而由于缺乏报告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系统性机制,相关信息迄今较为有限,全球医护人员感染的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截至4月12日,美国的确诊病例已超过55万例,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病例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医护感染人数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而就在态势这么严峻的情况下,全美在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个月就有约43000名医护人员遭到解雇。
一方面是大量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检测救治,另一方面却是急需人手的医院大量裁员,他国的现象的确反常,不过我国的一些医院也同样采取了“裁员”的做法。
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对医脉通说:“春节长假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前两个月的绩效肯定是没了,现在手术大多数都停了,三月份也没几个住院的。” 北京某民营医院护士也表示:“我们现在还没有复工,我们是预约制,外地患者比较多,再加上防护物资不多,医院天天都在亏损,已经把退休的大部分员工都裁了。”
疫情的突然来袭,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经济运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患者的就诊需求明显减少,医疗业务处于停摆状态,工作量严重下滑,加上抗疫支出成本加大,很多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入不敷出。
据广州艾力彼的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月份,受访的316家医院中,78.5%的医院门诊量与去年同期下滑超过40%,58.9%的医院住院量下滑50%以上,56.3%的医院手术量下滑超过60%,疫情期间,大部分医院的业务营收下滑超过50%。
也有专家预计,很多医院改革成果被迫倒退回五年前,还有一些医院资金将断流,业务更是难以开展,或将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发展状态。
疫情期间,大部分产业都是亏钱,医院肯定也不例外,这也将导致医生在今后的几年内,或面临更多的挑战!
责编 | 苏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