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坐落山东西部,西部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相望,南部隔金堤河与河南省为邻,东南隔黄河与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为邻,北部和东部与德州市接壤。聊城素有“江北水城”的美誉,京杭大运河也从此通过,这条交流南北的运河,不光带动了聊城的经济发展,也造就了聊城茂盛的饮食文化。今日咱们就说一下聊城独具特征的美食吧!
一、东阿阿胶。东阿阿胶从汉唐至明清一向都是皇家贡品。据史料考证,阿胶的使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前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补血圣药”、“补养国宝”。
二、聊城呱哒。呱哒是聊城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前史,已被收入《我国名吃谱》一书。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叫“风搅雪”)等多种。在制造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时节改变按不同份额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头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滋味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大众欢迎。在乡镇闹市、乡下集日,终年有摆摊者供给。
三、八批果子。八批果子是聊城传统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红八条,两头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
四、武大郎烧饼。武大郎烧饼是鲁西名吃。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绘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漂亮,诱人胃口。多年来,通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善,使之成为做工精密,香脆可口,便于带着,奉送亲朋之佳品。
五、八大碗。临清八大碗包含烧肉、炖肉、圈巧阁、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黄焖鸡、黄焖肉、肉杂拌,是回族同胞结合当地饮食上的习气而构成的独具临清特征的清真饭菜,是临清回汉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晶。
这便是聊城独具特征的美食,来聊城的游客不要错失这些美食哦!
想了解更多美食请重视我吧!